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标准助力行业发展,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参编的《“国货潮品”认证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2025年9月10日,国家级团体标准《“国货潮品”认证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国货潮品”)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当前,中国消费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文化自信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催生了“国货潮品”这一新兴现象。它特指那些兼具民族特色、历史底蕴、广泛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且产品质量优异的中国民族产品。它们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更承载了文化认同与情感价值。然而,“国货潮品”的蓬勃发展也伴随着市场认知不清、评价标准缺失、良莠不齐等问题。共同制定了《“国货潮品”认证技术规范》,为“国货潮品”的检测、评价与认证提供了权威的技术依据。
2024年04月1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三品”全国行活动的通知(工信厅联消费函〔2024〕132号),提出国货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2025第9号文件)第十八条提出: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因地制宜推进首发经济,鼓励国内外优质商品和服务品牌开设首店、举办首发首秀首展。
为响应国家产品战略,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联合四十余家专业机构:北京中科怡科技有限公司、国正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食品安全协会等包括检验检测,认证,标准,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等相关领域机构共同起草制定国货潮品标准。
本标准第一起草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检科测试乐粉鹏教授级高工提出:国货潮品构建了一个多层次、量化的检测、认证评价体系,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可衡量的指标,将抽象的“产品价值”转化为具体的“认证分数”,确保认证过程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对申请认证的企业主体设立了清晰的“硬门槛”。这些要求包括:境内注册、无外资股份、具备相关资质、近三年无违法记录、年均营业额不低于100万元、产品持续经营超过3年等。这些条款旨在确保申请主体根植于中国本土市场,运营稳定合规,从源头上保障了“国货潮品”的民族属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国货潮品的精华在于其百分制的认证评分表,它从四个维度对产品进行全方位扫描:民族特色(25分)重点考察产品产品是否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相关文献记载,强调产品的文化根植性与独特性。历史底蕴(25分)通过产品使用年限、所获荣誉(如非遗、老字号、行业协会奖项)等指标,量化产品的时间积淀与社会认可。美誉度与知名度(20分)评估产品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的口碑、媒体曝光度以及企业自身的产品体系建设情况,衡量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与消费者心智占有率。产品品质(30分)作为权重最高的维度,它通过质量认证、标准制定参与、权威检测报告(CMA/CNAS)及知识产权(专利、软著)等硬性指标,客观评价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创新能力。国货潮品应满足通用要求认证依据要求,还应满足相关国货潮品系列产品标准产品质量要求,依据产品标准开展检测,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少数民族用品协会人才分会副会长程雷提出:这套指标体系平衡了产品的“文化软实力”与“产品硬实力”,要求优秀的“国货潮品”必须是“有品质的文化表达”和“有文化的品质承诺”的统一体,通过认证或评价的产品可以使用“国货潮品”的标识图,采用七彩祥云图案,代表吉祥如意和文化传承。
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特色传统文化品牌。宣传推介国货潮品,增强全社会品牌发展意识,在市场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中培育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提出制定国货潮品标准,助力中国民族品牌所属企业做大做强,助推中国民族产业高质量发展国货潮品的发布与实施,是中国产品标准化建设的一次重要实践。它通过构建一套系统、严谨的技术认证体系,为民族产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动能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