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水果“自由”了,果农吃到甜头了吗?

时间:2025-07-18 09:21 阅读:2888

“蓝莓6.9元一盒”“桂味荔枝12.5元一斤”“樱桃19.5元一斤”……近期,不少消费者发现,一些此前的“水果贵族”价格变得亲民。同时,西瓜、桃子等时令水果也大量上市,价格持续下降。专家指出,价格波动可能会给果农和经销商带来挑战,要引导果农由单纯追求产量向量质并重转变,加强产中管理和采后处理等环节管控,优化供给质量,同时,以深加工提升果品附加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

 

近期,榴莲,蓝莓、车厘子、阳光玫瑰葡萄、山竹、牛油果等“明星水果”价格显著下跌,尤其是榴莲、蓝莓等,1个月内价格普遍下降20%—30%。如曾经动辄上百元一斤的蓝莓,如今每斤价格跌至个位数。
 

过去的高价水果能越来越“平价”,国产水果大量进入市场是主要原因之一。
 

11.jpg


以蓝莓为例,近年来国内产区蓝莓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种植技术也随之优化,产品品质与产量同时提高,消费者买到的蓝莓才会又好又便宜。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商户罗世豪介绍,目前国内已有多地大量种植蓝莓,在云南蓝莓果期结束后,河南、安徽、山东、东北等地的蓝莓将陆续成熟。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蓝莓的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位。截至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143.82万亩,比2020年增加了44.38%;2024年全国蓝莓总产量78万吨,比2020年增加了197%。产量的增加让蓝莓价格直接被“打了下来”。
 

国产水果巨大的产能背后,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如云南蓝莓采用基质栽培技术,通过电脑调配营养液,产出的蓝莓果径更大、甜度更高。陕西车厘子种植引入水肥一体化系统,填补了国内晚熟品种市场空白。海南榴莲突破技术瓶颈,甜度超越泰国同类产品,预计今年产量突破2000吨。山东、辽宁的暖棚技术让车厘子、阳光玫瑰葡萄等水果突破季节限制,产能大增。中国农业科学院团队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夏音”等本土品种,打破了国外对阳光玫瑰葡萄的种苗封锁。
 

“目前优品水果批发价格出现环比、同比下跌,主要就是受季节性因素和品种本身供求形势变化的影响。”业内人士说。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团队水果品种首席分析师赵俊晔说,6月时令水果集中大量上市,消费者选择余地大,价格整体承压下行。她也提醒,水果的生产经营利润趋于降低,如果生产者盲目追求产量、没有提前锁定销路,容易出现“丰产不丰收”的现象。
 

差异化发展练好“内功”

 

随着我国水果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果盘子”日益丰盛,消费者对果品的品质、品种、供应及时性等要求逐渐提升。“大国小农是我国果业生产的基本国情,一个果品的产业路线成熟后,难免有小农户跟风种植。”专家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品牌培育力度,这是行业迈向发展新阶段的必要举措。“品牌归根到底是以品质为基础的,要以持续的品种创新培优、标准化的生产体系不断满足市场需求,通过高质、高效、高标,真正托举起一个有竞争力的果业品牌。”
 

12.jpg


日前,大连樱桃品牌“艺树家”登陆新加坡市场,其单斤售价达到美国进口樱桃的近2倍。“在很长时间里,人们一提到国产水果,就联想到低质、低价等词。事实上,我国水果产业在品种创新、种植技术、冷链物流方面已经取得相当大的突破和进展,培育出不少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品牌。”大连绿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智勇介绍说。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近年来,国产水果的国际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2024年,我国水果累计出口8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9%。其中,从原产出口转向品牌输出是“走出去”的重要方向。以水果产量全国第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当地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系列经贸活动等,依托“三沿三联”的区位优势和陆海空多式联运便利,推介广西名优水果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地已由2015年的17个增加到2023年的26个。
 

良好的品质始终是竞争力的关键。“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水果品种,也存在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价格分化明显。受品种退化、不利气象条件、管理粗放、采后商品化处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一些果品品质欠佳,拉低了整体价格。”赵俊晔表示,果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就要优化供给质量,避免低品质果品扰乱市场价格。
 

13.jpg


深加工是提升果品附加值、丰年消纳果品产量的有效途径。在茂名,一款款造型可爱、口感细腻的荔枝冰淇淋成为今年夏日消费的新宠。在高州益丰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经过剥壳、去核、高压灭菌等步骤,新鲜荔枝加工成的原浆摇身一变,成为饮料、冰淇淋等产品。“今年赶上了荔枝大年,公司投资5000万元新建了数条荔枝冰淇淋生产线。自4月新品发布以来,销售额已经达到1100万元。”茂名荔小视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志鹏说。

 

“果业练内功,依然任重道远。”专家表示,整体上,水果产量波动和价格波动仍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准确预测和管控的难度大。水果全产业链大数据还有待完善,需要推动市场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防控,创新金融和保险工具的应用,构建果树种植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收入保险等多层次保险产品体系,帮助果农分散风险、保障收益,增强产业发展的稳定性。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