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昌江:全面建设新时代“山海黎乡大花园”

时间:2021-01-27 09:43

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昌江:全面建设新时代“山海黎乡大花园”


二○二○年十二月十日,俯瞰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南尧河十里画廊。阮琛 摄


昌江黎族自治县棋子湾旅游度假区景色怡人。袁才 摄


2020年11月24日,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三联村,工作人员用三角梅装扮村庄。袁才 摄


2020年冬交会,昌江黎族自治县展馆,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袁才 摄

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昌江黎族自治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勠力同心、大干实干,奋勇推动新时代“山海黎乡大花园”迈上新台阶,切实在“三个大考”中成功交出了不负期待、经得起检验的“成绩单”——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破十”。2020年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6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8%;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19.47亿元,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049元、15736元,“十三五”年均分别增长7.2%、8.4%,与预期目标基本相符。

脱贫攻坚大获全胜。“十三五”期间,在脱贫攻坚战中昌江投入21.29亿元,2万多名贫困群众脱贫退出、3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全面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如期兑现了对全县群众的庄严承诺,小康社会基础更加扎实稳固。

自贸港建设开局良好。2020年成功举办自贸港集中开工签约活动5批,碳酸锂储能材料等5个项目集中签约、建筑垃圾消纳场等15个项目落地开工,总投资达39.4亿元;加快推进77个省县重点项目建设,预计全年完成投资49.2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110%;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从0到6的跨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斐然

“十三五”期间,面临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重大机遇,同时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昌江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性提出并加快构建“五地两县”(海南西部一流旅游目的地、海南新能源创新产业基地、海南热带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基地、现代海洋渔业综合基地和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县、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示范县)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新时代“山海黎乡大花园”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经济平稳增长结构优化。2020年预计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6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11.8%,高于7%的预期目标;2020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19.47亿元,“十三五”年均增长5.9%,保持持续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2015年的27.8:41.8:30.4调优为2020年的26.0:39.2:34.8。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迅猛,核电二期、核电小堆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核电二期总投资达390亿元,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单体投资量最大的项目。全县清洁能源累计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占全省年度发电量三分之一,清洁能源产业联盟成功组建,千亿级清洁能源产业园蓝图初步构建。

热带高效农业加快升级,乌烈美滋泉等5个生产示范基地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县获评“三品一标”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累计达22个,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摘得“中国毛豆之乡”“中国圣女果之乡”美誉。六家花卉企业初具规模,万亩花卉产业基地高水平推进。

经过5年的建设,昌江全域全季旅游格局基本构建。“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成为昌江旅游名片。王下“黎花里”文旅小镇和霸王岭、棋子湾、海尾湿地等“国字号”公园加快建设,全省唯一“国家工业旅游创新单位”名落昌江,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成功创建3A级景区,实现昌江A级景区零的突破。昌江玉石艺术品在全国斩获大奖,国际超级马拉松赛、霸王岭热带雨林生态文化旅游等特色活动精彩纷呈。2019年全县游客首次突破百万大关。

据了解,昌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减近14万亩低效农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壮大“特色种养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坚持“双轮驱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提升铁矿石加工、水泥生产等“老字号”产业,重点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新型生态建材、高品位水泥研制等;另一方面,壮大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新字号”产业。推动旅游功能设施升级、景区建设升级和旅游产品升级,发展全域全季旅游。结构优化调整增添了昌江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社会环境明显净化。2018年以来,全省最大的黑恶团伙、砂霸、“盗抢骗”犯罪团伙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毒瘤接连被铲除,成功打掉套路贷犯罪涉恶团伙16个,处置涉黑资产24亿多元。乘胜启动“大警示大研讨大反思大整治大提升”专题活动,一年内刑事案件下降近30%,在全省禁毒会战中连续两年获评先进,“扫黄打非”工作全省第一。2019年度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评成绩位于全省优秀行列,在群众满意度、社会治安、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好转等方面均位列全省前三位,群众安全感上升。

脱贫攻坚成果瞩目。2018年底,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全部脱贫出列,2019年底,2342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全县农村实现无一个家庭住危房、无一人因病掉队、无一个学生失学辍学,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迈向均等化。全县建立完善“双特救助”“全民健康关爱”“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因患特殊疾病、重大疾病、慢性病而产生的长期医疗负担,彻底根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织细织密民生保障网。作为省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昌江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紧密合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医疗集团,建设82个标准化基层医疗卫生项目。

学前教育国家实验区试点建设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成果更加巩固。全县公办园就读幼儿比例达到52.3%,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08%,提前1年完成省定的2020年“两个比例”提升至50%和80%的目标。县一小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职业学校建成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省级特色专业。先后获评“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全国健康促进县”“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县”“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双拥模范县”“全省科技治超示范县”等诸多荣誉称号。人民群众福祉不断增进,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2018年,王下乡获评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打造“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大力弘扬“植树娘子军”精神事迹,创建森林城市,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6%,生态环境质量连年居全省前列,在棋子湾成功创建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区,获批“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石碌镇山竹沟村被评为全国文明生态村,七叉镇宝山村获选“国家首批绿色村庄”。率先在全国以“卫星遥感+裸眼3D”制图工艺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定桩立界,被国家生态环境部作为先进经验在多省市推广,荣获“第二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获批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越走越宽。

2020年,昌江吹响社会文明大行动的攻坚号,全县协同“会战”137个创文项目,县城环境旧疾、交通乱象等得到有效整治,在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测评中稳居前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5个国家级荣誉加身,并赢得“省级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昌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机制,形成环境监管“三级网格化”,同步推进城乡建设。全力落实“六大专项整治”,大力推进18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面推行河、湖、林长制,全部拆除海岸带违建并复绿,治理修复城镇内河湖、农村生活污水、损毁矿山等生态短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净绿彩亮美”五化行动让城乡环境全面提升。

近年来,昌江年年将近八成的财力投入民生,解民忧、化民困,在全省率先实现硬化路“村村通”,投入近3亿元实施改造危房,解决了5553户困难群众安全住房,投入6000多万元为困难家庭撑起生活“保护伞”。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与支持,促进了民族团结,实现了共享式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收获丰硕成果

经过5年的努力,昌江县级党政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2019年县人民医院在全省医疗质量综合评比中排名第二。

农村“三块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昌江率先在全省完成农垦遗留问题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清产核资工作在全省排名前列。按照“五地两县”发展定位,提出7个方面36项改革开放举措。持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各类政策支持和要素资源保障力度,提升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更好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共取消19项行政审批事项,使全县82%的政务服务实现“不见面审批”,在循环工业园区推行“极简审批”,“海南e登记”昌江平台上线运行,实现商事登记网上自主申报、全省通办。推动自贸区自贸港政策衔接落实,制定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提出125项具体落实措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高。昌江打造了11个星级美丽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得到省委高度肯定,为全省提供了昌江经验。实现所有城市小区、学校和村(居)委会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获评全省第一批全光网市县和2016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考核优秀市县。昌江城区公交新能源率达到100%,为全省第一。实施“大水网”建设、交通扶贫六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硬化路“村村通”,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在全省“四好农村公路”评比中排名第一。

民族团结事业不断进步。2020年“五一”假期,王下乡“黎花里”文旅小镇对外开放,带动国庆黄金周游客暴增52.3%。曾经最偏远穷困的王下乡如今生动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求,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制陶织锦等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得到传承与保护,黎陶制品荣获省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少数民族村寨通过改造焕然一新。成功举办第六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自治县成立30周年成就展”得到中央、省主流媒体深度宣传报道。思源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保突制陶馆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全县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昌江十分重视营商环境的建设,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金17条”、促进经济发展“高28条”、招才育才用才“优20条”,安排民营经济发展资金2000万元,推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制度,表彰优秀民营企业。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启动“招硕引博”工程,建立“候鸟”人才工作站6个,海南核电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挂牌。尊商重商,爱才惜才,大型企业、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心向而来。扫黑除恶斗争、打击“砂霸”“运霸”“菜霸”等,进一步创设了平安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据统计,全县今年新增市场主体2393户,注册资金达48.6亿元,同比增长51.2%,市场活力明显增强。

昌江县委书记黄金城表示,昌江谋划提出的“五地两县”发展格局,充分体现了在时代大势中找准定位、担当作为、加快发展的要求,完全契合中央、省委确立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发展目标,符合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和产业主导方向。只要共识共为,到2035年昌江必定能够全面建成产业兴盛、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新时代“山海黎乡大花园”,筑成海南自由贸易港新高地。

(海南日报 策划/林枫 撰文/林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