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儋州光村镇:特色产业力促群众增收

时间:2020-12-03 10:17 阅读:1381

近年来,儋州市光村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大力培育跑海鸭养殖、沙虫养殖、雪茄烟叶种植、百香果种植、火龙果种植等特色产业,采取“贫困户+合作社+企业”模式,走出一条产业促进就业的脱贫增收路子,让贫困户既能打工赚钱,又能享受项目分红,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益,全镇396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嘎嘎嘎”近日,记者刚走进光村镇欧宅村的村口附近,就听见一阵又一阵欢快的鸭叫声。沿着河道往里走,很快就看见一群群海鸭在那些裸露的石头上或立或蹲,或下水觅食追逐,好不自在,这里就是光村镇发展的跑海鸭养殖基地项目。

2017年,光村镇通过贫困户入股扶贫产业项目模式,投入40.18万元发展跑海鸭养殖基地项目,养殖跑海鸭9000多只,每天产蛋7000多枚,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经发放分红39万元,受益贫困户达176户812人。

“我们通过大力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光村的跑海鸭‘跑’到北上广,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成为农民致富又一产业。如今,我们每个季度拿出3万元进行分红。此外,我们基地还能提供就业岗位,一般情况下都是五六人附近的村民在这里务工,多的时候有十几人在这里务工。”光村跑海鸭蛋养殖基地负责人应忠南说,希望通过产业能带动更多人增收。

该镇欧宅村委会海田村50多岁的脱贫户陈仁爱是该基地的短时工,他患有鼻咽癌,每年都花费高昂的治疗费。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不仅就近就业有收入,而且享受了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政策。他告诉记者,在基地务工主要是捡跑海鸭蛋,一天能有150元的收入。据光村镇副镇长张叶文介绍,除了在基层的务工收入外,陈仁爱还能通过每年的沙虫和百香果产业分红拿到1000多元。

“今年,光村沙虫养殖基地收益了8万余元,光村镇有373户贫困户都拿到了分红。我们通过不断加大产业和就业的扶持力度,扶持本地的特色产业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张叶文说,有了支柱性产业之后,还要想办法让产业发挥作用,更充分带动群众增收,通过扶贫基地提供的就业岗位,尽可能地让附近的村民就近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我一天在沙虫基地做工8小时,可以赚100元,既靠近家里,每个月还有另外一份收入,再辛苦也值得了。”光村镇屯积村委会东方村脱贫户徐状兰笑盈盈地说。

如今,该镇产业的持续发展使得更多的群众有了就近就业的机会,有了稳定收入,目前光村全镇396户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日子越过越好。 (丁子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