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8条举措发布 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

时间:2023-08-03 16:44 阅读:2869

 为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以下简称《若干举措》)8月1日发布。在当日举行的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对《若干举措》进行了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善成表示,《若干举措》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配套政策举措,在《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压实了主体责任、明确了落实细节、推出了加强举措、落实了激励约束,围绕解决民营企业突出问题,聚焦促进公平准入、强化要素支持、加强法治保障、优化涉企服务、营造良好氛围等5个方面,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力求务实管用、近期见效。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营商环境关系着每个经营主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推动全国范围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善,围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目标,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孟玮介绍,一是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积极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乱收费行为,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充分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加快法治化建设步伐,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持续推进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落细,推动各地各部门持续清理与优化营商环境精神不符的各类制度文件,夯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法治基础。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开展“屡禁不止、屡罚不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治理。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进法治政府和政务诚信建设,进一步加强经营主体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

  三是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更大力度吸引外资。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连续5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有序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方向。充分发挥重大外资项目工作专班机制作用,推出六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做好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加强涉外资企业政策宣传解读,进一步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提振外商投资信心。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和关切,分批次、分阶段推出有针对性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加快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健全营商环境制度体系,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加强经营主体权益保护;推动重点区域营商环境一体化发展,支持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做好助企纾困工作,切实抓好惠企政策兑现,推动政策红利精准直达各类经营主体,健全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提升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规模,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持续推动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抓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实,建立常态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解读机制,分批次推广地方的典型经验,以优化营商环境的新努力、新成效,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信心。

优化办税缴费服务举措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是保障国家财力的中坚力量。今年以来,税务部门及时推动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增值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征企业所得税等2022年底到期政策继续实施,并采取精准推送政策、加强宣传辅导等切实有力举措,推动落实落细惠及民营经济的各项税费支持政策。数据显示,上半年,包括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缴费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7049亿元,占比76%,是政策惠及的主体。

  “《若干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一些税收政策,如增加7月预缴申报期作为可享受政策的时点,允许企业就当年上半年发生的研发费用申报加计扣除;持续确保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在6个工作日内,将办理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免)税的平均时间压缩在3个工作日内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更新发布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帮助民营企业更好防范跨境投资税收风险。”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戴诗友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用更大力度、更惠政策、更优服务,精准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一是政策上再加力,持续“减负担”。组织各级税务机关加大政策宣传辅导力度,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税费政策纳入重点督导内容,推动《若干举措》各项涉税政策措施落实落细。二是服务上再提升,持续“增实效”。重点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新出台和优化一批办税缴费服务举措,作为今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第五批措施,包括进一步强化税费政策落实、便利税费办理、改进诉求响应、深化跨境服务、优化执法方式等5个方面,涉及税收服务民营经济各方面、各环节,积极营造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良好税收营商环境。三是帮扶上再深化,持续“解难题”。持续创新推出税务与金融部门“税银互动”举措,将民营经济“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助力民营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运用“全国纳税人供应链查询”系统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拓宽供需对接渠道,助力民营企业缓解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难题。

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市场准入是民营经济从事市场活动的核心环节,《若干举措》围绕“促进公平准入”提出了不少举措。“近年来,在放宽民营企业准入方面,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对民营企业设置不合理准入限制的情况,阻碍了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王善成表示,近期印发的《意见》对“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平等问题,在制度上、行动上把市场准入各项要求落实好。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意见》部署要求和《若干举措》有关工作安排,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制度设计,将其作为一项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抓紧启动第五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修订,持续推动清单事项缩减。全面开展效能评估,在重点领域加快形成体系性准入安排。在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方面,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排查、归集、通报、约谈、整改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准入难题,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

  除市场准入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的成效,也会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王善成表示,长期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既注重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问题,又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不当干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行为问题整改和典型案例的约谈通报制度,针对当前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系列专项整治,加快完善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配套政策,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力度,形成抓落实的合力;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破除要素市场分割和多轨运行,推动各领域要素市场制度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有关方面密切配合,围绕《意见》的整体落实,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王善成介绍,一是抓配套措施。推动尽快出台《意见》分工方案,将重点工作任务逐一明确到部门单位。对《意见》提出的一系列需要出台的配套政策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推动相关方面尽快出台形成“1+N”的政策体系。二是抓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定期调度落实情况、研判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开展落实效果评估、持续完善政策体系。三是抓落地见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坚持广泛收集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抓落实体制机制,切实帮助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