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一季度同比增长4.8% 我国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向好

时间:2023-04-17 10:06 阅读:3886

  今年一季度,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三个更好统筹”,经济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外贸进出口开局平稳、逐月向好。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在国新办近日举行的一季度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道。

  外贸进出口展现较强韧性

  吕大良表示,总的来看,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展现了较强韧性,开局稳中向好,为全年实现外贸促稳提质打下了基础。当前,全球通胀高企、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带来的外需减弱,对我国外贸形成了直接冲击,同时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风险也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和难预期性,我国外贸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相信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整体好转,外贸向好势头有望进一步延续。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今年1月份,受春节假期影响,进出口下降7%。2月“由负转正”,当月增长8%,3月同比增速提升到15.5%,呈现逐月向好态势。一季度整体增长4.8%,较去年四季度提速2.6个百分点,开局平稳向好。

  二是外贸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增。一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45.7万家,同比增长5.9%。其中,民营企业38.4万家,增加7.5%,进出口5.18万亿元,增长14.4%,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2.4%。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04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1.65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0.7%和16.7%。

  三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占比提升。一季度,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6.46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进出口总值的65.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68万亿元,增长12.7%;进口2.78万亿元,增长2.2%。同期,加工贸易进出口1.79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8.1%。

  四是对东盟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我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高出整体增速11.3个百分点,规模占进出口总值的15.8%;对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进出口1.34万亿元、1.11万亿元、5464.1亿元和5284.6亿元,合计占进出口总值的35.6%。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34.6%,提升了3.5个百分点;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7.3%。

  五是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均实现增长。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3.27万亿元,同比增长7.6%,占出口总值的57.9%;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9474.6亿元,增长5.7%。

  六是能源产品、消费品等进口增长。一季度,我国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合计进口7587.2亿元,同比增长9.1%,占进口总值的17.9%。同期进口消费品4787.4亿元,增长6.9%;其中,肉类、食用水产品分别进口501.5亿元和314.6亿元,分别增长了22.5%和21.9%。

中西部外贸出口占比持续提升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外贸进出口占比持续提升,我国外贸区域结构进一步优化。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1.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一是对稳外贸大局作出新贡献。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增速高出全国整体7.8个百分点,规模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了18.6%,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到45.8%。

  二是外贸主体呈现出新活力。外贸发展关键在于经营主体,一季度中西部地区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6万家,增加11.3%。其中民营企业表现突出,进出口1.08万亿元,增长32.8%。

  三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中西部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跨境运输便利化,通道运行和物流效率不断提升。数据显示,一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口9695.2亿元,增长10.1%。中老铁路开通一年多来,在中国—东盟贸易中的作用日趋显著,今年一季度共监管验放进出口货物88万吨,增加219%。

  四是边境贸易出现新提升。随着中西部边境地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持续畅通双循环,通过边境口岸开展的边境贸易规模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边民互市和边境小额贸易合计进出口897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11%,占中西部地区外贸比重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达到4.9%。

  五是优势产业再创新佳绩。一季度,中西部地区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2%,增速高于全国同类产品整体水平;中西部地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684.4亿元,占中西部地区出口总值的14.1%。

“一带一路”外贸增速亮眼

  今年一季度,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4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较同期我国外贸整体增速高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04万亿元,增长25.3%;进口1.39万亿元,增长6.3%。吕大良表示,分析亮点和特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贸易更趋平衡,对沿线主要地区均实现了稳健增长。一季度,我国对沿线的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亚、南亚等区域进出口分别增长16.1%、12.5%、32.2%、4.1%。其中,对阿联酋、土耳其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1.9%、33.6%、36.7%。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衔接更加畅通,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增强。一季度,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中间产品1.1万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总值的54%。能源产品、农产品进口稳步增长,分别进口5845.7亿元、926.6亿元,增速分别为18.8%,16.6%。

  三是互联互通更便捷,陆路运输贸易显著增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我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效应日益凸显,中欧班列、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持续发力,为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注入新动能。今年一季度,我国以铁路、公路运输方式对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增长24.6%和61.8%。

  四是投资和基建项目合作更加深入,带动相关领域出口。“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与沿线国家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促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打造了一批标志性工程,有力带动我国对部分沿线国家相关领域出口。今年一季度,我国以对外承包方式对东盟、孟加拉国、中亚五国出口分别增长92.9%、103.8%和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