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
联系我们
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新闻发布会
8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新闻发布会。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新闻发布会。 中国质量大会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我国质量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质量会议,已分别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成功举办四届。今年9月1日,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将在蓉城举办。 为方便社会各界了解大会有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先生、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葛晓鹏先生、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凯先生、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吴皓先生,请他们介绍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众多权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大会主办单位对关心质量工作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请刘三江先生介绍大会整体情况。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即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将于9月1日至2日在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大会由市场监管总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3家单位主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药监局、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13家单位联合主办,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中国质量报刊社3家单位承办。首先,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向新闻媒体朋友们对大会的关注,以及长期以来对质量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大会总体情况作简要介绍。 举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宣传政府质量政策、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是世界通行做法。中国质量大会是由我国主导打造的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平台,旨在推进质量领域国际合作,分享各国质量治理经验,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创新成果,促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分别于2014年、2017年、2019年、2021年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质量大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向第二届、第四届大会致重要贺信。荷兰、日本、乌兹别克斯坦、老挝等国家的领导人,以及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出席前四届大会并致辞演讲。中国质量大会已成为面向世界的质量交流合作平台,在国际国内产生了热烈反响。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恢复正处于关键期,各国对通过质量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充满期盼。本届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举办一届高水平的中国质量(成都)大会,有助于展示中国质量发展成就,向全世界讲好中国质量故事,进一步提升世界对中国质量品牌的信心和认可度;有助于倡导全社会树立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的鲜明导向,引导全社会学习先进质量标杆,进一步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有助于推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释放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进一步促进国际质量合作与交流。办好本届质量大会意义重大! 中国质量(成都)大会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总体安排如下: 一是大会主题。结合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对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本届大会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邀请各方代表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热点质量话题和质量管理前沿内容,凝聚质量共识,促进质量合作,加快质量变革,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是主要议程。9月1日上午为开幕式及主论坛,包括中外领导和嘉宾致辞演讲。9月1日下午举行8个分论坛,研讨内容包括开展质量提升 建设一流企业;民营企业质量效益型发展暨2023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周四川专场活动;深化国际质量合作 助力稳定全球供应链;公园城市标准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探索;完善质量基础设施 推动经济稳定复苏;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良好实践;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质量教育发展与展望等。9月1日下午,同步举办国家级标准计量质量技术机构与四川企业对接会。2日上午为闭幕式,包括中外嘉宾演讲、发布《成都质量倡议》、举行下一届(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交接仪式。9月1日至3日平行举办“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 三是参会人员。本届大会采用线下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会正式代表850人,其中国外嘉宾200人左右,包括外国政要、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外国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外国质量组织负责人、部分国家驻华使节、有关外国驻华商会负责人、在华外资企业高管等。国内嘉宾650人左右,包括联合主办单位代表、国家质量强国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代表、四川省和成都市及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代表、国内企业代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代表等。参加大会开闭幕式以及分论坛的人员预计将超过2000人。 借此机会,我代表组委会热忱欢迎媒体朋友参加中国质量(成都)大会,并对大会进行深入宣传报道。谢谢大家!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谢谢刘三江先生的介绍。请吴皓先生介绍大会筹备情况以及成都市质量发展情况。 成都市政府副市长吴皓: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向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朋友和长期以来关心成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 自大会落户成都以来,我们高度重视大会组织筹备工作,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已基本准备就绪。下面,我为大家作简要介绍。 在工作机制方面,总局、省、市成立了大会组委会,成员单位一体化推进筹备工作。四川省、成都市分别成立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扁平化管理,一盘棋推进,加强工作统筹协调,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在服务保障方面,我们持续提高抵离、食宿、交通等全过程服务水平,推出了大会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与参会代表实时沟通,对接需求。同时,精心挑选大会志愿者,加强服务培训,努力让热情周到的服务贯穿大会全过程。 在嘉宾邀请方面,截至目前,已确定将有外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负责人、企业代表、知名学者以及国内各部委、外国在华企业、国内知名企业的负责人等共计820名嘉宾将现场出席大会,230余家企业积极报名参展。 在场馆布置方面,围绕大会9个大项16项活动配套了会议场地,规划2.2万平方米展馆,所需物料已全部到位,已对大会流程反复推演,确保最佳效果。接下来,我们将开展演练和软硬件设备联调联试,查漏补缺,进一步优化提升场馆功能。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质量强市建设,聚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质量发展新高地。全市质量工作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2018年获得中国质量奖城市奖,连续6年在省政府质量考核中获得A级评定首位。产业质量优势明显,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总量达202家,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居中西部地区第一;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市级工业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4.5%,消费品抽检合格率长期保持93.7%,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99%;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位,14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质量品牌培育显著,全市有8家组织和2名个人共计15次获得中国质量奖(含提名奖),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有14家组织共计18次获得四川省天府质量奖(含提名奖)。质量基础设施发展迅速,累计制定国际标准41项,国家级质检中心达21个,已建成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国家南亚标准化研究中心、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 下一步,成都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质量强国、质量强省的决策部署,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持续提升产业、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为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实质量支撑。 发言完毕,谢谢。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谢谢吴皓先生。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本届大会为什么安排在成都举办?本届大会有什么创新之处?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局长刘三江: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本届中国质量大会是首次由西部省市承办的国际质量盛会。四川是我国西部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资源大省、质量强省。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等重要指示,坚持走以质取胜之路。过去5年来,四川省消费品质量合格率、公共服务质量总体满意度、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一直保持全国前列、中西部领先位置,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营收占比超过20%,地区生产总值达5.67万亿元,着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走出了治蜀兴川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都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极核”,获得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也是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殊荣的城市。在四川成都举办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有利于成都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加快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按照“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四川特点、成都韵味”的目标来设计,有四个新看点: 一是新主题。历届质量大会都根据当时国际国内质量发展的形势背景,提出鲜明的会议主题,聚焦重大热点问题,激发参会者兴趣和热情。本届大会就是基于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经济复苏问题,以“经济复苏中的质量变革与合作”为主题,目的就是彰显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以质量提升提振消费信心、促进经济复苏等方面的共识。 二是新模式。积极探索会展结合的办会模式,举办“质量之光——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展”,多维度直观展示中国质量管理与质量创新成果,增强世界对中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信心。同时,充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开设长久性的大会网站,做好大会线上直播、云展馆、会务服务和大会宣传等工作,提高大会服务质量和传播效果。 三是新平台。大会由多部门联合举办,会议期间设置一系列分论坛,举办质量成果展,为质量领域政产学研企各方代表提供交流合作机会,真正把大会办成质量工作者的大舞台。 四是新成果。结合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围绕四川特别是成都特色产业,组织有关全国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在华国际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国家质检中心、国家检测认证机构、国家计量技术组织等,与四川相关企业和技术机构对接、洽谈、签约,积极促进当地的质量发展,让承办地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谢谢大家! 四川日报记者: 请介绍一下四川省质量发展工作情况? 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葛晓鹏: 谢谢您的提问。四川历来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质量兴川”到2013年以来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省委省政府一直把质量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把质量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纵深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着力推动产业、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全面升级,强化了四川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质量支撑,初步构建起具有四川特点的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是质量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全国率先出台《四川省质量促进条例》,先后制定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建设质量强省实施意见,接续印发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质量创新突破“揭榜挂帅”工作机制,构建起四川质量工作“四梁八柱”。 二是质量支撑基础更加坚实。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建成国家级质检中心32个、国家级计量技术机构4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委会共36个,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12个,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居全国第6位。建成全省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川质通”),加快构建适配四川产业发展的先进计量、标准、认证、检验检测体系,质量强省建设的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更加凸显。 三是质量品牌矩阵加快打造。健全品牌培育体系,打造“四川制造”卓著品牌,做靓“天府粮仓”高品质名片,唱响“川建工”工程品牌、“蜀里安逸”消费品牌,推动更多“天府名品”走向世界。全省共培育中国质量奖正奖2个、提名奖15个,总数居西部第一、全国前列;评选天府质量奖(四川质量奖)46个,培育老字号品牌125个(含中华老字号48个)、建筑工程鲁班奖31个,命名天府旅游名县39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数量也双双位居全国首位。一、二、三产业涌现出更多知名质量品牌,有力提升了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