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园艺产业绿色发展 丰富百姓“菜篮子”

时间:2021-07-09 10:51 阅读:1714

      本报讯  在日常生活中,补充人体必需营养,丰富百姓餐桌的水果、蔬菜、茶叶、花卉、中药材、蚕桑、食用菌等都属于园艺作物,是几大类重要的农产品。近日,全国园艺作物技术推广工作研讨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与会代表就“十三五”园艺产业发展成效和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对“十四五”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

      近年来,园艺作物产业发展持续保持良好态势,稳定的种植、高水平的栽培、充足的供给是保障农民收益、稳住市场供应的重要基础。

      全国农技中心园艺处处长周泽宇介绍,为推动产业有序发展,全国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园艺特色培育、技术集成示范、产业链条衔接等方面下功夫。在科技的驱动、市场的拉动和技术的推动下,园艺作物优势区域逐渐形成、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市场供给更加均衡。

      苗好半成收,种子种苗是农业丰收的关键要害。在河南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豇豆、辣椒、番茄等不同品种示范区,各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在郑州建有占地200亩的育种农场,专注于优质蔬菜新品种选育、生产、销售以及农业技术开发。”欧兰德种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开展茄果类、豆类、叶菜类蔬菜的育种,已经先后育成了300多个品种,在技术部门的精心指导服务下,年平均推广超过120万亩。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性状优化,为园艺产品的稳产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福建园艺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道路,特别是蔬菜供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四级调研员王昕介绍,福建通过调优优势产区,提高自给能力,夏秋季利用高海拔地区冷凉气候,发展喜冷凉蔬菜,实现夏秋淡季不淡。同时,推进产销衔接,改善冷链条件,完善市场供应,自给率稳步提高的同时部分蔬菜还外调出省。

      山东是传统的蔬菜大省。“近年来,山东省蔬菜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蔬菜播种面积保持在2200万亩左右。”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延生说。近年来,山东“菜篮子”品种更加丰富,除了发展好传统菜园,在特色果园和优品茶园建设上也加大力度,全面保障了园艺产品市场供应。通过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园艺作物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让人们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科技是绿色的支撑。在河南祥致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现代农业观光园,园区内苹果、鲜桃、樱桃、葡萄等各类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000亩,“五一”至“十一”期间采摘观光人群络绎不绝。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这片园区落地生根,转化集成和开花结果,强大的技术依托、持续的技术指导,不仅解决了园区自身生产的技术瓶颈问题,实现了绿色发展,而且通过观摩展示和技术培训,做给周边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果。

      “近年来,河南省园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科技水平不断加强。”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站长郑乃福表示,绿色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既要敢于创新也要因地制宜。目前,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日光温室和大中塑料棚为主,小拱棚、连栋温室为辅的格局,集约化育苗技术日趋成熟,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步推广,设施环境调控水平不断提升。

      与河南一样,甘肃省也加大了绿色高产优质高效技术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经济作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李向东介绍,甘肃省坚持把品种更新作为绿色发展的基础,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全省蔬菜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水果良种覆盖率近85%,其中苹果达到98%。

      周泽宇表示,“十三五”期间,各地园艺生产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在绿色基地建设、绿色模式集成、绿色产品生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全国农技中心副主任王戈表示,近年来,我国园艺产业迎来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和机遇,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技术进步和市场流通等方面实现了良性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园艺产业缺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全产业链技术集成、高素质劳动力、技术推广手段等问题和挑战。

      王戈表示,园艺技术推广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强化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推动关键模式、先进技术和社会化服务入户到田,为“十四五”园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