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做好蜂蜜检测 保障食品安全
蜂蜜的营养价值历来备受人们青睐。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蜂蜜市场预计在2023年前以约70%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而消费需求的增加也给蜂蜜行业带来了压力。当前全球蜂蜜市场蕴藏着巨大需求,与此同时行业标准仍未完善,一些不法生产者鱼目混珠,对蜂蜜进行勾兑。据业内人士分析,勾兑蜂蜜成本只有天然蜂蜜的30%左右,有商家将其以蜂蜜的价格售卖,利润驱使果糖勾兑比例越来越大,导致蜂农和诚信经营企业难以为继,且极大损害了消费者权益。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14963-2011),以“蜂蜜”标称的纯蜂蜜,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蜂蜜以外的物质,如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以及防腐剂、澄清剂、增稠剂等。对在蜂蜜中添加葡萄糖浆、蔗糖等物质,却仍标以“蜂蜜”或者“蜜”的产品,将视为“调制(配)蜂蜜膏(汁)”产品。
目前的TLC薄层色谱检测法,碳同位素检测法、BFF检测法和SM-R检测法,能对蜂蜜中的高果糖浆实施检测。
对比了欧盟、日本等国家蜂蜜标准后,可从以下8项检测内容入手检测。其中包括真实性检测4项:
SM-R大米糖浆检测 SM-R是大米糖浆中的特有物质,该方法可以检测出大米糖浆。大米糖浆是用大米提炼的,与蜂蜜无关。
β-呋喃果糖苷酶检测 天然蜂蜜中90%的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β-呋喃果糖苷酶能让普通的蔗糖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如果检测中发现β-呋喃果糖苷酶,那么这瓶“蜂蜜”基本可以断定添加了蔗糖。
碳四植物糖检测 玉米、甘蔗、高粱、马齿苋等都是含有碳四植物糖的典型代表,碳四植物糖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不是由蜜蜂酿造的。
TLC检测 高果糖浆的味道、颜色与蜂蜜相似,但价格比蜂蜜便宜很多。TLC是薄层色谱检测,是专门针对高果糖浆惨假的检测方法。
安全性检测4项:
氯霉素 蜂蜜养蜜过程中,为了防止蜂病,若采用氯霉素防病治病,会造成蜂蜜中氯霉素残留。氯霉素对人体的伤害很大,长期食用含氯霉素的蜂蜜,有较高的致癌风险。
甲硝唑 甲硝唑对人体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站立不稳、精神错乱等,仅用于医疗,不得在食品中添加。
硝基呋喃 硝基呋喃是合成药物,有抑菌作用,蜂蜜中如果添加了硝基呋喃,表面上能有效控制细菌滋生,但硝基呋喃同时也能致癌,因此不允许在食品中添加。
四环素族 四环素残留可能会导致儿童牙齿受损、成人肝脏受损。
(王其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