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产业选得准 致富路更稳

时间:2020-07-28 08:26 阅读:1377

近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密集报道了海南的一些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如三亚博后村、海口施茶村等,引起很大反响。细读美丽乡村的发展故事,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特色产业做得比较出色。例如,博后村的玫瑰产业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施茶村的石斛产业“点石成金”,带动村民走上致富路……可见,产业发展为乡村添彩,正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发展选对头,农民致富更有奔头。

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不仅能拓宽农民就业渠道,解决农民增收、创收后劲不足导致的返贫问题,还能推动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实现稳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产业发展,难在持续稳定。如何从更深层次上培育和发掘产业发展的活力,建立长效机制,是农村地区产业振兴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三亚博后村、海口施茶村等地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对海南农村地区产业发展乃至全国乡村振兴工作,都有借鉴意义。

农村产业发展,找准方向十分关键。海南火山荔枝全国有名,位于火山岩地区的施茶村,早年也曾种过荔枝,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后来,施茶村利用村里的万亩石头地发展石斛产业,才终于找准了发展方向,走上了致富之路。可见,产业扶贫,关键在因地制宜。海南广袤的农村大地,风光秀美,自然文化资源丰富,同质化也比较严重。只有找到自己独特的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并在充分分析本地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等因素的情况下,选择最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才能把本地的资源和优势用好用足,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一方产业发展。

发展农村产业,与时俱进也很重要。如今,新业态、新消费模式不断兴起,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营销理念正在逐步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广大农村地区不应该、也不能固守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世外桃源”,而应该与时俱进,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激活农村地区发展潜力。博后村成了“网红村”,村里的精品民宿在网上成为“爆款”产品;施茶村采取“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农民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人翁,生产和发展的劲头十足;甲子镇上有了“乡村买手”,为当地农特产品打开销路……这些都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手段发展产业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充分说明,发展农村产业,找对路子很重要,做好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也很重要。经营模式好,产品产量和质量才有保障。产品有销路,产业发展才有潜力、可持续。产业发展兴旺,农民的致富路也才能越走越稳。

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越是最后时刻,越不能急躁,越是要稳扎稳打,把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巩固脱贫成果有效结合起来,走好产业振兴之路,全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海南自贸港开局营造氛围、打牢基础。(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