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喝“功能饮料”还是小心为妙
很多年轻人熬夜加班,累到不行的时候,就喜欢喝上一两瓶功能饮料,喝完后,似乎感觉真的“满血复活”了。
于是不少人会把功能饮料当作“熬夜神器”,认为它既解渴,又能提神醒脑。还有人觉得功能饮料比碳酸饮料更健康、更营养。
但功能饮料除了提神醒脑以外,还会不会有其他的危害呢?长期饮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功能饮料是指哪类饮料?
功能饮料,就是指那些通过调整饮料中各种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饮料。
目前,广义的功能饮料主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以及其他有保健作用的饮料三大类。
一般功能饮料的主要作用是抗疲劳和补充能量。
功能饮料的健康风险
根据《英国医学杂志》介绍,一名21岁的年轻人在持续2年内,每天喝4罐能量饮料,结果出现劳累气短、呼吸困难,被诊断为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送入ICU。
美国《纽约时报》也报道说,近几年来美国发生了好几起消费者饮用能量饮料之后死亡或者喝进医院的病例。
在网上搜索,会找到很多关于功能饮料的说法:“功能饮料与心血管功能密切相关”“功能饮料会使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喝功能饮料有生命危险”等。
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也都是各执一词,没有定论。

功能饮料能起到提神抗疲劳的作用,主要是靠其中的牛磺酸和咖啡因。专家表示,牛磺酸可以维持机体渗透压的平衡,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它可以起到提神抗疲劳的辅助作用。
咖啡因是起到主要作用,它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可以减轻精神疲劳的。

的确,每天摄入适量的咖啡因可以提神醒脑、振奋精神。根据推荐摄入量,咖啡因每天的安全摄入量不得超过300毫克。
但如果摄入太多,反而容易导致咖啡因中毒,引起失眠、头痛、易怒、暴躁、肠胃不适、心悸和肌肉颤动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话甚至威胁生命。
我们平时喝一罐功能饮料,一般来说达不到引起咖啡因中毒的量,但如果每天都喝,或者一次喝得太多,就可能引起不适的症状。
另外,也不能说咖啡因是功能饮料带来威胁的唯一原因,除了咖啡因,一般的能量饮料中还含有很多其它的成分,据报道,对这些成分安全性的研究目前还不够。

此外,大多数的功能饮料都含有不少的糖。不考虑其他成分,单就糖摄入量来说,也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超重和肥胖的发生风险,高糖饮食是直接造成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摄入含糖分高的饮料,会对胰腺系统造成很大负担,从而使胰岛素功能受损,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酸症中毒等。
功能饮料还能不能喝?
目前来看,虽然有一些负面案例,但大多是过量饮用功能饮料而引起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平时不要经常喝功能饮料,特殊时期每天最多喝一瓶,如有不适应该尽快就医,避免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另外,16周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如果喝功能饮料,过量补充这些成分,反而会使孩子身体调节紊乱。
同理,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对咖啡因敏感的人也尽量不要饮用。

在一些娱乐场所,有时候会拿酒和功能饮料来调配鸡尾酒的喝法,其实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酒精也有兴奋作用,与功能饮料一起喝下的话,更容易引起不适症状。而且,这样的做法往往有更好的口感,会让人喝更多。
因此,虽然每个人的体质和身体状况对功能饮料的敏感程度不相同,但如果不是非常需要,还是尽量少喝或不喝功能饮料。
来源: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微博、安徽市场监管、科普中国、健康湖北、南京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