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2021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上)

时间:2021-10-11 16:25 阅读:1916

 今年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食品和“山寨”酒水饮料行为,大力整治“神医”“神药”等虚假医疗广告和中介机构乱收费现象,查办了一批与群众紧密相关、性质恶劣的违法案件。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部分典型案例,其中6件与食品相关,本报现对6件典型案例进行刊发。

  案例一、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查处王某、黄某某经营未经检验检疫进口冻品系列案

  2021年6月17日,江苏省无锡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王某、黄某某经营未经检验检疫进口肉类的违法行为作出没收涉案进口肉类188.2吨,罚款365.6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0年12月23日,无锡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进口冷链食品执法检查中,发现一箱未在我国“进口肉类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名单”内的国外企业生产的进口鹅掌。执法人员核实确认上述进口鹅掌供货企业信息后,从支付宝转账记录、微信朋友圈信息、物流运输单据等细节入手,多维度查访涉案冻品供货渠道,在流通销售、仓存储运环节连续查获王某、黄某某经营无法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进口冷冻肉类食品188.2吨,货值181.9万元。当事人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八项的规定,无锡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

  目前,我国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责任要求,没有检疫合格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追溯信息的进口肉类不得上市销售,并且为了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和疫情传播风险,要求进口肉类要使用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禁止与其他食品混放贮存和销售。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依规全面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采购、经营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负责,严格履行食品安全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责任义务,禁止采购、经营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防止问题肉品流向餐桌。

  案例二、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厦门兜好麦食品有限公司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酵素果冻案

  2021年9月,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拟对厦门兜好麦食品有限公司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等违法行为作出没收违法生产的10.2万条果冻产品、配料及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内包膜,罚款53.6万元的行政处罚。

  2020年10月21日,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线索,对厦门兜好麦食品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公司员工正在生产虚假标注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的果冻。经第三方检验机构对该公司使用的原料和3款果冻产品进行检验,均检出高浓度的番泻苷A、番泻苷B成分。经查,该公司使用非食用物质番泻苷A、番泻苷B生产清源果酵素养颜果冻95000条、每日既白复合酵素果冻5000条、颜如雅酵素果冻2000条,上述3款果冻货值共计人民币10200元。因该产品尚未出厂销售,厦门兜好麦食品有限公司无违法所得。同时,执法人员还发现该企业存在冒用其他企业名义生产、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侵犯商标注册专用权等违法行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七十一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厦门市同安区市场监管局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

  番泻苷A、番泻苷B是中药番泻叶(《中国药典》2020版收录中药饮片部分)中具有导泻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在食品中加入番泻苷容易使消费者产生药物依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使用药品等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一直是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严厉打击的违法行为之一。此类违法行为有隐蔽性增强、非法添加物质不断翻新的趋势,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对食品中非法添加药品和非食用物质的行为严惩重处,严处违法犯罪分子。

  案例三、湖南省株洲市市场监管局查处高某某等人跨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2021年3月5日,湖南省株洲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高某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进行查处,现场查扣全套生产设备和“极品伟哥”素片、包衣片等原料共794.75公斤,涉案货值逾2000万元。因高某某行为涉嫌构成犯罪,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2020年8月,株洲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线索,称名为“鱼水之欢”的用户在微信上销售名为“极品伟哥”的产品,怀疑其存在安全问题。执法人员立即对涉案产品展开调查并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产品中含有非食品原料西地那非。株洲市市场监管局随即与株洲市公安局成立了联合专案组,专案组先后在株洲市内抓获犯罪嫌疑人高某某等5人,并现场扣押“极品伟哥”3500粒。经查,高某某等从张某手上以0.4—5元不等的价格购买“极品伟哥”约4000粒,然后以发卡片、微信聊天的方式进行宣传,以58—88元每粒的价格进行销售。截至案发,高某某等人共计销售“极品伟哥”100余粒,获利5000余元。2021年3月5日,在确认上游供货商张某的身份信息后,联合专案组在河南省孟津县开展收网行动,现场查获全套生产设备以及“极品伟哥”素片45.25公斤、包衣片72.55公斤,西地那非原料34.95公斤,其他辅料642公斤。另查明,该窝点累计生产“极品伟哥”逾200万粒,货值约1.5亿元。目前,涉案嫌疑人均已被抓捕归案,株洲市天元区检察院已对高某某等6名涉案人员涉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提起公诉。

  西地那非是处方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主要成分,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那非类物质是在宣称“壮阳”功能类食品中常见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案件中,涉及宣称具有壮阳功能的食品,通常涉嫌非法添加那非类物质,建议消费者一旦发现此类食品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