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理性看待“临期热”
时间:2021-08-18 08:16
阅读:2632
临期食品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有了临期食品市场,当时以售卖临期进口食品为主,满足了一部分消费群体的多维消费需求。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超过3万亿元,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也有望突破300亿元。
目前来看,临期食品市场走热对于商家和消费者而言是双赢的。但是,业内仍存在货源不稳定、价格不透明、规模化发展企业数量较少等问题。对于想入局临期食品生意的人来说,加盟较大的连锁店,可能会面临较高的加盟费;开设小店又会存在因议价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货源供应无法保障等问题。从消费端来看,消费者认可度依然不足。对于临期食品行业的“火爆”,还需理性看待。
守好安全底线是基础 随着临期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加大对临期食品违法销售的惩戒力度;二是加强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监管部门可建立临期食品经营者信用档案、采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追溯监督,严格管控流通销售过程,甚至考虑开通专门的消费者监督渠道等。
经销者要把好质量关 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谨防已过期产品继续售卖行为,保障消费者权益。观望者更要充分了解行业具体情况,谨慎入局。临期食品的货源、合理回收期限、贮存方式、运输渠道、店址附近消费者观念情况等各方面问题都需仔细考量。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理性购物,不要单纯因价格折扣冲动消费,导致过多囤积临期食品;也不要被有些商家的宣传噱头迷了眼睛,只为了一个新鲜概念而消费。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