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科技创新为全面小康提供强大支撑
本报记者 连荷
科技的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在国务院新闻办7月27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部坚持“四个面向”战略方向,把提升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增添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作为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着力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技扶贫、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向科技创新要方法、要答案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大幅跃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支撑。王志刚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有力支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繁荣、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战略利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近年来,科技创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在藏粮于地方面,主要通过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等国家科技项目,在提高土壤肥力、增加有效耕作面积上作文章。通过把黑土地等优质土地保护利用起来,把可利用的盐碱地改造出来,把红黄壤等中低产田地力提升起来,发展立体农业和海洋农业,向空间要土地,向海洋要食物。“经过多年的努力,改造了盐碱地580余万亩,黄河三角洲超过10万亩的盐碱地变为了‘吨粮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示范推广农业节水新技术超过1亿亩。”
在藏粮于技方面,主要通过实施“七大农作物育种”国家科技项目,突破了玉米单倍体育种等新技术,创制了系列新品种,研制了智能高效的稻麦联合收割机等新装备。通过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等科技成果的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强支撑。
兰玉杰表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进步,乡村振兴的过程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下一步,科技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部署一批引领性国家科技项目、强化一批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培育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企业、组织一批科技人才上山下乡、转化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充分体现“凡是乡村振兴,必有科技支撑”。
走出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科技扶贫“百千万”工程,建立完善了部际协调机制,东西协作机制,部省市县“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点面结合,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充分展示了科技扶贫贵在精准、重在产业、根在创新、要在合唱的特色。
兰玉杰表示,科技部创新驱动精准脱贫之路一是在点上着力,二是在面上推动。对于在点上着力,兰玉杰指出,科技部五个定点扶贫县中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柞水县“小木耳大产业”,科技部支持柞水县打造科技扶贫“333”新模式:建立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木耳大数据中心、院士工作站等三个创新平台;建立30个木耳示范基地,带动300个专业合作社;实现木耳产业年产值近3亿元,将全县60%的贫困户吸纳在木耳产业链条上,充分体现了“凡是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通过科技的力量,使乡村特色产业包含了更多的科技含量、更大的就业容量和更好的生态质量,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民收入、实实在在的产业贡献和实实在在的社会财富。”
对于在面上推动,兰玉杰指出,科技部动员全国科技系统,围绕贫困地区乡村特色产业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76万项,投入资金200多亿元,选派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建立了7.7万个科技帮扶结对,建设了1290个创新创业平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万余项,涌现出以科技特派员李玉、赵亚夫为代表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现在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王志刚表示,发展不平衡需要统筹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实现区域均衡协调发展;发展不充分则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需要找到自身的薄弱环节,重点突破。科技创新具有独特优势,能发挥长期的、底层的和关键的作用。
在解决欠发达地区发展问题方面,科技部通过部省会商,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协调部门、优势地方及科研单位加强与西部地区的科技合作。如科技部支持西藏联合一些企业成功培育了青稞新品种38个,推广青稞新品种百万亩以上,新增经济效益3.2亿元。科技援疆、援藏、援青、支宁、入滇、兴蒙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疆、西藏、青海等九省区研发经费年均增长达到13.3%,有效发明专利年均增长达到29.4%,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1.2%。在引导有优势的地区创新发展方面,积极推动区域创新高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