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 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韧性强

时间:2023-07-19 17:19 阅读:3837

本报记者  周 岩

  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593034亿元,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

经济回归常态化运行

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

  “上半年5.5%的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增速,也快于疫情3年年均4.5%的增速,经济回升态势比较明显。同时,5.5%的经济增速,也是含金量较高的速度。”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发展质量继续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以后,生产需求稳步恢复,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消费和服务业加快明显,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增强。工农业总体平稳,为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撑。”付凌晖说,经济运行正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增长轨道回归。

  从需求看,经济增长由去年的以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转为以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明显上升。从生产看,经济增长由去年以工业推动为主,转为服务业和工业共同推动。上半年,服务业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大幅增加。

  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其中附加值较高的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65.5%。与此同时,粮食能源安全得到巩固。今年以来,各方面压紧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夏粮生产在收获时期尽管遭遇“烂场雨”的不利影响,但仍然实现丰收,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

  上半年,消费场景拓展,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居民消费稳步扩大,市场销售增长加快。付凌晖介绍:一是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出行类和接触型消费增势较好。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2.7%,明显快于全部消费支出增速。其中,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1.4%。二是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上半年,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8%。三是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绿色消费、数字化消费扩大。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新型商业模式带动增强,网上零售较快增长,上半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0.8%。四是文化娱乐消费潜力释放,乡村市场发展向好。上半年,乡村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4%,增长快于城镇。

  “消费潜力巨大、消费能力逐步提升、消费环境继续改善,从全年来看,支撑消费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消费有望继续扩大。”付凌晖说,“尽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投资增长有所放缓,但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未来发展支撑稳步提升。下阶段,要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持续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益。”

产业升级稳步推进

就业形势总体改善

  付凌晖指出,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逐步恢复,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各项措施显效,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逐步壮大。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63.4%。

  今年以来,服务业恢复明显加快。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成为经济增长中的突出亮点。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连续6个月处于景气区间。付凌晖表示:“下阶段,居民文化旅游、健身体育等服务性消费需求加快释放,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需求增多,将带动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助力经济稳定运行。”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劳动力市场趋于活跃,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二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比一季度回落0.3个百分点。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处在较低水平。6月份,25岁至59岁城镇劳动力失业率为4.1%,已低于2019年水平,就业基本盘保持稳定。除此之外,农民工就业总体改善。6月份,城镇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的失业率为4.9%,处于今年以来较低水平。

  “当前,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青年人的‘求职难’和部分行业‘招工难’并存,稳就业需要持续加力。”在付凌晖看来,随着用工需求继续扩大、稳就业政策持续显效,就业形势有望保持总体稳定。

  物价方面,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7%,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呈现出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能源价格下降、服务价格小幅上涨、核心CPI涨幅基本稳定等特点。

  “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能源价格回落,带动国内能源价格走低。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总体回落。”付凌晖表示,CPI涨幅低位运行是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下阶段,市场需求逐步扩大,供求关系将逐步改善,加上去年同期高基数因素逐步消除,价格涨幅会逐步回归合理水平。”

  展望全年经济走势,付凌晖认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是随着就业改善、居民收入增加、内需拉动逐步增强、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新动能成长壮大,经济将稳步恢复,发展质量将继续提升,“完全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