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检测技术提升香精大米监管水平
针对今年的3·15晚会曝光的某些大米商家用本地产的低成本价大米,通过非法添加香精冒充高价泰国香米的不法行为,3·15晚会之后,市场监管总局立即部署指导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相关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连夜开展执法行动,采取果断措施,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期间,中国检科院专家团队利用其在香精检测领域的科研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该团队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食品中禁滥用香精检测技术的科研攻关以来,先后承担了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茶叶及烟草中香精高通量筛查及精准鉴定方法》和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食品中禁滥用香精的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围绕食品中可能添加的禁滥用香精问题,针对大米、巴氏杀菌乳、咖啡、茶叶、肉制品、糖果等食品,建立了挥发性成分数据库和相应的精准检测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众多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
在香精大米鉴别的课题研究中,该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针对4种大米香精化合物(2-乙酰吡嗪、2-乙酰噻唑、2-乙酰吡咯和2-乙酰吡啶),开发了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HP-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快速、高灵敏、高精准检测技术,在大米香精检测技术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此外,针对非法添加香精有可能为食品内源性香气成分造成难以检测鉴别的技术问题,团队采用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技术,创新性开发了食品中内源性和外源性香精成分的高精准鉴别方法。据悉,该团队在食品中禁滥用香精检测技术领域已获《检测禁用香精的方法和试剂盒》(专利号:ZL201910294621.8)等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多项,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2项,并在多家监管技术机构进行了应用。
通过持续多年的技术研发,该团队在食品中香精的精准检测技术在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